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表现,一般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不表现为呕血。
长期慢性出血的患者一般会有贫血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眩晕、口渴、直立性低血压等,血常规检查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为小细胞性贫血。
急性大量出血(短时间内出血超过 1000 ml)后除了会导致明显出血,还会引起头昏、心悸、肢体冷感、低血压甚至晕厥、休克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有些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还会有发热、肠梗阻、腹痛等伴随症状。
下消化道出血时的大便可能有什么改变?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的颜色和性状在鉴别病因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液覆盖于粪便的表面,颜色呈鲜红色多为肛门、直肠、乙状结肠的病变;
便后滴血或喷血通常为痔疮或者肛裂;
颜色暗红的出血或者柏油样变表示出血部位位于距肛门较远的位置,可能是右侧结肠出血或者小肠出血;
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则多为粘液脓血便。
下消化道出血为什么会有黑便?黑便或柏油样变是血红蛋白中的铁经过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高位小肠或者右半结肠出血时,血液在肠腔中停留时间可能较长,可呈黑便或柏油样变。因此,黑便或便血只能简单的鉴别是上消化道出血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最准确的鉴别或确诊还是需要内镜或血管造影的确认。下消化道出血后,怎么判断患者有没有发生贫血?患者自己可以通过临床表现进行初步的判断,当出现贫乏困倦、活动后心悸头晕、皮肤黏膜和指甲苍白时一般已有贫血的发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查看血红蛋白含量。急性出血时早期可以出现周围血管收缩与红细胞重新分布等生理调节,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数值也可无变化。下消化道出血怎么判段是否停止?肠道积血一般需要 3 天才能够排净,所以,不能单纯的以是否便血和黑便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判断出血是否停止需要综合多个临床表现,当出现以下迹象说明出血可能没有停止:
反复的便血或者黑便次数增加,肠鸣音亢进;
血红蛋白浓度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继续升高;
休克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在输血输液后并未明显改善,或好转后又出现恶化;
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尿素氮水平继续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