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形看,头车有点像一列长长的小火车,由屏风牌、头车车厢、绪棚三部分组合而成。绪棚其实也是车厢,可以根据需要,一节一节拼接起来。屏风牌则用于遮挡敌方发来的砲石、箭矢,掩护车内的工兵。工兵站在车厢内,推着头车往前走,一直将头车推到要进攻的敌军城墙下面。
这时,工兵拆掉屏风牌,开始挖掘地道,挖好的地道要赶紧安装支架,以防倒塌;挖出来的泥土则用“绞车”传送到绪棚。绞车就是古人发明的一种传输装置,通过转动辘轳,带动传输带,从而把东西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这些挖出来的泥土用绞车运到绪棚,由绪棚里的另一批工兵堆成掩体,用来掩护攻城的战友。
随着挖掘地道,头车一尺一尺向前推进,绪棚也一节一节拼接,愈接愈长。直至将地道挖到敌军城内,打通入城的通道,攻城的士兵从掩体冲出,通过地道攻进城中,便可将要攻克的城池拿下。
现代社会有时候也需要挖地道,比如修公路,修地铁时就要挖隧道。大家知道挖隧道的机械叫什么吗?叫做“盾构”。“盾构”挖隧道的情景,与宋朝的头车挖地道有点相似,不过“盾构”的技术要比宋朝的头车先进得多。
宋朝的兵工厂还有一个部门,叫做“火药作”,负责制造火药与火器。大家应该读过鲁迅的一句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其实这是鲁迅的偏见,因为宋朝已经开始运用火药来制作能够燃烧、爆炸的火器。
可以说,宋朝正处于从冷兵器向热兵器发展的过程中。宋朝兵工厂能够制造的热兵器有火石砲、火球、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等。这些火器的杀伤力,主要表现为燃烧或制造毒烟,而不是爆炸。不过,到了北宋末、南宋初,能够爆炸的火器已经出现在战场上,叫做“霹雳砲”。南宋与金国打仗时,曾用“霹雳砲”击退金兵的进攻。